房颤那些事儿
更新时间:2022-08-03 18:26:10

  房颤的诊断、判断

  心房颤动,也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发作时,心电图上面可以看到规律整齐的窦性心律消失,代之以快速而紊乱的心房电活动(也就是心房颤动波),同时因为不同传导比例而使得代表心室的QRS波快慢不等,出现心室率的不整齐。临床上房颤的诊断依靠发作时候的心电图就能够诊断明确。

  而如果有些患者发颤发作持续比较短的话,可以依靠自我测量脉搏与心跳来大致判断,其表现为脉搏快慢不等,并且脉搏数少于心跳数。当然,也可以通过24小时心电图或者更长时间的心电遥测来判断到底有无房颤,其诊断标准同普通心电图。一般房颤的诊断需要快速紊乱的房性心律失常持续超过30秒以上才能够诊断。

  房颤的症状表现

  房颤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主要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病、心功能情况、心室率快慢及发作形式、个体敏感性等。

  心室率(也就是最终的心跳)不快时可无症状,尤其在慢性或者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可没有明显的症状。反之,如果心室率增快了,就有可能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合并有大汗、小便增多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由于心脏分泌了一种激素增多)。

  心跳特别快的患者可以出现血压下降、心功能不全等,而表现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心源性休克等。

  此外,部分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房颤终止自动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过程中,会出现心跳减慢甚至心脏暂时停跳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2-3秒钟没有心跳出现,部分敏感患者会发生眼前发黑,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致晕倒在地。当然,也有部分患者特别能够耐受这种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时候在出现长达20秒没有心跳的情况下也仅仅表现为头晕不适,而不出现晕厥。

  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是慢性或者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然而房颤的危害依然存在,这样的患者很多是在体检时甚至是出现脑中风时偶然发现的。

  房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房颤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血栓形成与栓塞。由于房颤时心脏跳动非常紊乱,血液的正常流动会受到影响,最终在心脏内(尤其是左心房内的左心耳)形成小的血块(即血栓),一旦这种血栓脱落就会阻塞血管,阻塞到什么血管就造成相应脏器的损害;比如堵塞了脑血管后就发生了脑栓塞(也就是俗话说的脑中风),阻塞了肢体动脉造成肢体坏死(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阻塞了肾血管造成肾脏坏死等。

  2、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房颤发作时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学改变,造成心脏出现相应的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如果不能及时终止的话,将会导致心脏犹如“吹气球”般逐步扩大,最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而心脏扩大、心衰等将再次导致房颤的进一步持续,两者互相作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3、死亡率增加。许多研究表明:房颤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在没有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房颤可使死亡率增加1倍。合并心衰时,房颤者比没有房颤者死亡率男性增加2.2倍,女性增加1.8倍。

  4、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一般房颤患者(尤其是阵发性的快速心室率的患者)会有心悸、头晕、气短等,因而感觉不舒服,生活、工作质量均会受影响。特别是心功能比较差的,日常生活不能胜任。部分房颤患者症状严重,如乏力、呼吸困难、晕厥等,有潜在心功能不全者则可引起急性肺水肿。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低于没有房颤的健康人。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多种因素,包括发病原因、诱因、发病频率、症状、经济条件等。

  对于那些可以根治的病因或者诱因,首先肯定是需要纠正那些病因或诱因。可以纠正或者根治的病因或诱因包括:甲亢、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急性心梗、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室上速、室速患者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会出现房颤。而将这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心律失常通过射频消融根治之后,这些患者就再没有房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