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饮食预防缺铁性贫血
更新时间:2024-04-27 17:16:54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缺铁性贫血发生原因如果不是特殊病症引起,可能是极度营养不均衡,预防之道应增加铁质较丰富的食物摄取量。由于血红素合成需要铁离子的参加,若铁缺乏则血红素合成就会减少引起贫血,而每天所食用食物中含有10~15毫克的铁,其中5~10%可被胃肠道吸收,含铁量较多食物包括红肉、肝脏、蛋黄、乳酪及深绿色蔬菜,平时若能均衡摄取,就可减少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机率。食物中的铁主要是以三价铁方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胃酸及Vitamin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较易吸收的二价铁,并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被吸收,不过茶叶中的单宁酸盐会妨碍铁的吸收,所以饮茶必须适量。一般含铁丰富的食物如下,包括肝脏、红色肉类、葡萄干、苹果、葡萄、干果类、全谷类、蔬菜类、蛋、乳酪、桃、杏及猪脑等。每天铁质只要吸收0.5mg~1mg,就可满足健康男性及停经女性的需要,但行经期妇女、孕妇、青少年及婴儿的需要量则要多,可适度的增加摄取量或种类,以补充所需铁质。此外,具有还原作用的VitaminC,可避免铁被氧化及可促进铁的吸收,含VitaminC的食物如菠菜、蕃茄、绿芦荀、菠萝、草莓、柑橘等,在平时饮食上也必须多吃;而富含叶酸的肝、大豆、蛋黄、小麦及干酪等;以及肝、肉、蛋、贝类、干酪等因含有维生素B12,多摄取也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