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更新时间:2024-04-28 04:43:45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大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最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犯全部结肠甚至波及末端回肠,病变主要在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广泛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表浅小溃疡,或融合成大溃疡,少数病变严重者,溃疡可达肌层,甚至可以并发穿孔;炎症剧烈时,结肠可明显扩大,导致所谓“中毒性巨结肠”。溃疡间的粘膜增生可形成增生性息肉,但无炎性肉芽肿形成;肠管可因炎症及纤维化而使结肠袋消失、变形缩短,但很少引起狭窄和瘘管。溃结属中医“泄泻”、“痢疾”范畴。病位在脾胃,大肠,病邪以湿邪为主。其病因病机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忧思恼怒、肝木克土,导致脾胃损伤,传导失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蕴肠,肠络受损,血腐肉败化为脓血,从而形成溃疡。本病急性暴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型易癌变,据报道其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20倍,平均为3.5%~7%,病期5年以上者癌变率为17%,国外统计患者10年癌变率达20%,25年以上可达40%,特别是病程长、病变范围广泛、年龄较轻者,被公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在本病的慢性期恶变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以溃结发生的癌,恶性度高,多在早期即发生转移,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